东南网7月20日讯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古牌坊遍布乡村各地,这些文化古迹既承载历史文化,更承载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活化石”。近年来,漳州市通过大力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借物发力,借形聚神,激活了一大批“五古”文化场所。 突出固态保护,激活道德教育阵地。制定《漳州市古镇古村保护和整治实施意见》,编印《漳州古代桥塔亭井》《漳州古代牌坊古遗址》等系列历史丛书,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先后投入59亿元,维修、挖掘、保护“文庙府学、东宋河、江东古桥”等“五古项目”100多个,建设153公里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同时,着力建设规范性“五古”文化场所,组织社会贤达人员运用“五古”文化场所,开展志愿宣讲活动,开设市民讲堂,宣讲中国梦、道德故事,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举办市民读书活动及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展示等。 突出活态传承,激活文化教化功能。漳州重视利用“五古”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歌仔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点和传习中心,组织开展地方戏曲汇演展演,举办灯谜艺术节、书画艺术展、大鼓凉伞、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同时,着力推进古城文化产业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影视、曲艺、书画、文学等精品力作。芗剧《保婴记》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突出圣贤引领,激活先贤感召力。漳州市积极挖掘陈元光、保生大帝、三平祖师等历代圣贤的朱子文化、道周文化、元光文化、语堂文化的价值内涵,在古街、古厝、古庙、古祠堂等,展示名人典故、道德故事,深入开展“家风家训进万家”主题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家训家风,彰显新一代孝子孝媳、凡人善举、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典型事迹。 目前,漳州市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2处、历史文化名村9处、中国传统村落15处。如今,徜徉在漳州乡村大地,“闽南风、漳州味”的乡愁古韵迎面扑来,处处展现遵德守礼、和谐温馨的动人画面。在芗城区,古城彰显“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核心特色;在平和县,当地政府充分发动群众力量,让绳武楼、六成楼等土楼遗珠涅槃重生;在龙海市,埭美村276座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建筑群得到保护修缮,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