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作为我国六大茶类的后起之秀,福鼎白茶正呈现量增价涨之势,品牌知名度也日趋响亮。这些佳绩是如何取得?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福鼎各产茶地采访,一窥究竟。 东南网月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蔡雪玲 雷顺号)作为福鼎市的农业主导产业,白茶已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富民产业。2016年,福鼎茶园面积达21.5万亩,涉茶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21%;涉茶人员近40万人,占到该市总人口三分之二多。 “福鼎白茶的发展,归功于白茶产业链的延伸、品牌打造,以及茶叶品质提升、融资难的破题。”在采访中,不少茶企负责人向记者道出秘籍。 拓宽产业链:不仅仅卖茶叶 从2010年以来,福鼎白茶深加工新产品就接连传出好消息。福鼎茶人们已不再满足仅仅只是卖茶叶,而是不断创新白茶衍生产品。由此,福鼎白茶正逐步拓宽产业链,向多样态、高附加值的全方位茶产业转变。 近日,由福鼎市鼎白茶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鼎白茶衍生产品“白茶面膜”一上市,就创下福鼎白茶深加工新产品的销量新纪录。 福鼎其他茶企也在“磨刀霍霍”,进军茶叶衍生品的行列。日前,一款用福鼎白茶萃取物制成的福鼎白茶饮料,填补了我国无白茶饮料的市场空白。这款产品来自福鼎茶企与科研院所合作,它是由福建轻工业研究所历经2年时间研制而成,福鼎茶企投资生产。 郑源茶业在延伸白茶产业链上更是大手笔。2015年11月,郑源茶业在香港亚太柜台市场挂牌上市,引进1亿多元打造茶食品。目前,该公司将5000亩有机白茶园中的1000亩用作白茶提取物生产,年产量20吨。 这些年,白茶企业与科研部门攻关白茶系列衍生品,持续提升白茶附加值。比如,福鼎市成立福鼎白茶院士专家工作站、福鼎市中国白茶研发中心,加快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其中,福鼎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签订协议,在茶保健食品和茶饮料研发等7个方面进行长期合作。 探索“仓单融资”:白茶也是发亮的“金子” 如今,白茶行业迎来“黄金时代”,但更多的难题也接踵而至。白茶企业要想进军白茶衍生品行列,不仅要与科研部门联手攻关,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茶业整体市场下滑、卖茶难的情况下,不少茶企遇到融资难题。 “仓单融资”,让福鼎的白茶企业找到破解之道。去年底,由福鼎北京商会牵头联合福鼎市农信社打造“白茶宝”项目启动,首期获得授信金额为2亿元。 原来,企业将福鼎白茶原料或成品存储进入茶叶专业仓库,由专业储物流有限公司开具单据,企业用之在银行进行贷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仓单融资”,也称“白茶宝”。 “白茶原料的存储要格外注意,不能落地、不能靠墙、要保证通风,所以仓库布局很关键……”近日,在福鼎市蓝田工业园区昌泰茶叶成品仓内,董事长张诗健向客户介绍茶仓检测平台的功能。 占地面积20亩的福鼎昌泰茶叶仓储项目,经过前期紧张的施工,一期福鼎白茶专业仓储仓库去年底投入使用,二期将在点头镇建设仓库3万多平方米。至目前,该项目已为60多家企业提供近4000万元的生产周转金。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大型福鼎白茶仓储陈化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仓单融资”模式,让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去进行设备的更新以及品牌的运营,让仓库里的茶成为发亮的“金子”。 追求茶叶品质:守护白茶生命线 福鼎白茶迎来发展,却也需要更冷静的思考。“白茶产业要走得久远,还得守护好‘茶叶品质’这一生命线。”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兴华表示。 现在,福鼎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实施白茶二维码数字化跟踪与溯源管理,建立从茶壶到茶园的质量追溯体系。只要用手机扫描茶叶包装上的二维码、条形码,就可知每包茶产自什么基地、土壤类型,以及作业、采收、加工、包装等程序的时间。 此外,从2010年起,福鼎实施万亩茶园颁证行动,为20万亩白茶上了电子户口。目前,福鼎有7家茶业龙头企业列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12家茶企承担福建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平台建设;全市茶叶企业545家,有233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取得SC或QS认证。 这些还不够,福鼎市政府更是出“重拳”,促进茶叶转型升级。今年5月,福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意见》,以2017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茶业发展资金600万元为基数,今后每年财政按不低于10%增幅预算安排茶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发展茶产业,提升茶叶品质。 保证茶叶好品质,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福鼎市最近把分管茶业的市乡(镇)两级负责人、茶技站站长、560多名村主干,还有100家茶业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等,统统召来培训,课程包括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生产等。此外,茶叶安全品质监管还被纳入乡、镇(街道)、村年度绩效考评,列入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作为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通过严苛的监管,白茶品质得以保证。2016年10月,厦门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受托抽检了福鼎白茶100家企业300批次的茶叶产品,抽检结果100%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