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林产业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林改第一县”武平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旅游、综合利用的立体林业模式,使林下经济成为林农收入主要来源—— 东南网8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戴敏 通讯员 钟茂富)盛夏时节,武平县东留镇新福村礤头山。一到傍晚,村民刘福高放养的500多头野猪便会三五成群,从山涧小溪旁、林木深深处,回到山坳里的猪圈。“它们是回来吃玉米的,第二天一早又上山吃食去了。”刘福高说,这些野猪在山上吃杂草树叶,每天傍晚只需喂百把斤玉米,摊到每头猪身上仅0.5元左右。而野猪通常养一年半出售,每头4000多元,利润可观。 “2002年县里在全国率先林改后,我就立即承包了5000多亩集体山林,第二年靠着3头母猪利用天然野猪自然配种繁殖,逐步壮大猪群。2013年起每年能卖野猪上百头,今年上半年卖了100多头半野生状态的成猪、500多头猪苗。这要感谢林改好政策,让我们林农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致富。”刘福高说。 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发端于武平的林改不仅拉开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也改变了当地林业的面貌。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带来的首先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2002到2017年,武平共完成植树造林71.5万亩,超过林改前25年造林面积的总和;森林覆盖率提高2.9个百分点,达79.7%。 然而,林业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加上受林木采伐政策的限制,林农靠林木获取的收益更少。林改分山到户后,如何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在摸索过程中,不少林农探索“以短养长”方式,自发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等产业,作为长期经营山林的经济支撑。面对林下经济的“星星之火” 武平因势利导,通过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林农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早在2008年,武平就把花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制订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给予花农每年安排年息3厘的贴息补助贷款;鼓励花农发展钢架大棚,对验收合格的每亩补助6000—10000元;组建多家花卉销售公司,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模式,积极提升组织化程度。目前,以林下引种的富贵籽等特色花卉为代表的武平花卉产业已渐成气候。 同时,武平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出台多种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旅游、综合利用的立体林业模式,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菌、林蜂等林下种养业,并鼓励林下套种名贵树种,山边林缘种植经济林等。至2012年,武平全县发展林下种养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4亿元;2013年国家林业局在实地调研中,对武平率先摸索发展林下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于同年10月,在全国推广武平模式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其后,当地编制《武平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武平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确定全县林下经济发展“一心四区”的总体布局,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去年,武平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4.22亿元,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当地林农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林下经济的发展,也让武平率先在全国探索出“兴林”扶贫模式。 作为我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武平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精准扶贫,安排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林下经济经营单位及贫困户发展林药、林花、林菌、林蜂等林下经济。通过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多种模式,聚合贫困农户共同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迅速拓宽了林农和贫困户增收路子。2016年,武平荣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些年,随着山绿了、树多了、山花多了,武平梁野山周边成为养蜂的好地方。2010年,石燎阁养蜂基地负责人钟亮生联合一批养蜂人,成立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2016年合作社产蜂蜜150吨,实现收益1800万元。针对残疾人、贫困户群体适宜从事养蜂的实际,合作社采取送蜂种、送技术、包销售“二送一包”帮扶办法,扶助带动残疾人家庭1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其中残疾人家庭25户)实现就业创业。据统计,残疾人养蜂户2016年年收入3万元以上有18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110户;16户贫困户于2016年底脱贫,剩余帮扶贫困户可在2017年全面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