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交会,我了解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很有收获。”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区,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县长吴永合对记者说。 9月21~24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览在北京农展馆举办。这是中国国际农交会首次全面展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这里,既有美味食物品尝与展示,也有传统农耕文化表演,一场场中外嘉宾参与的推介会也让展览更加引人入胜。 感受挥之不去的乡愁 穿越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区,你会不知不觉慢下来,静静地驻足于一个个精美的展位,感受各国遗产地的传统农耕智慧、魅力与奥妙。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为了保护并支持这些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目前,共有38项农业文化遗产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尝尝我们的椰枣蜜?味道怎么样?”阿尔及利亚农业部官员阿布德萨特微笑着向记者询问。他在白纸上描画出埃尔韦德绿洲农业系统的枣椰树的自然生长状态。在他殷殷的介绍中,感受到的是对家乡的挚爱浓情。在这个浓缩着各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不仅传递着世界各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也能体会到人类共有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展示遗产地特色产品 在日本宫崎山地农林复合系统展台,摆放着传统的日本清酒。而在中国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展台,摆放着大小不一的普洱茶饼。工作人员热情地介绍着古茶园的历史风光,讲解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于2012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省普洱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学农告诉记者:“普洱市已经出台了《古茶资源保护条例》,对26座古茶山的保护有了明确规定。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明显提升了古茶园的品牌价值。在核心保护区,入选前每公斤干茶500元,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每公斤干茶涨到了1500元以上。茶产业成为了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据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项目官员赵文介绍,在农产品展销区,来自国内外29个遗产地或候选遗产地的45家企业及合作社的150多种产品进行了现场推介。 交流带来携手共赢 目前,中国已有11项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居全球之首。在这个温馨养眼的展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不仅看到全球农业发展的缩影,更可以看到中国农业遗产地的传统农耕文化、优质农产品以及“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1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成为11张靓丽的中国绿色农业名片,同时,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极大带动了遗产地的农产品增值、休闲农业进步和发展理念的转变。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也在展览中现身。迭部县农牧林业局副局长闫国庆告诉记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今年7月到我们县进行了考评。下一步我们要做好保护规划,带动农牧民保护好我们独特的系统。” 在尤溪联合梯田展台前,福建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介绍说:“我第一次参加农交会,这里真是一个国际农业交流的大平台。全球农业遗产专家组刚刚到我们尤溪联合梯田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正在等待最新的评审结果。”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而保护与传承,也是为了让遗产地更好的发展。 阿布德萨特告诉记者,他从中国的遗产地保护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青田和哈尼项目印象最深。 “国内外遗产地对于古老农业文化的传承都做得很好。我认为遗产地必须是重在保护、传承,在这个基础上也进行产业拓展,让遗产地的农民增收,生活富足。”杨永生说。 吴永合对智利的智鲁岛屿农业系统很感兴趣,从中了解到的国外对遗产地的保护和活化让他很受启发。 “在这个展区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福州茉莉花遗产项目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比较好,相比之下,我们则处于起步阶段。”张学农说。 人类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诸多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兼具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让遗产地的民众生活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此次展览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遗产地特色农产品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而且致力于引导更多国家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也彰显着中国作为一个农耕文明久远的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记者钟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