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摸底。(资料图片) 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邓华远)今年中秋节,长汀县南山镇黄家庄村失独家庭黄火生家里一片喜庆。经过一个多月的忙活,黄火生家的新房初步落成,他和家人在新房度过了国庆和中秋。 自2012年以来,长汀县全力打造“生育关怀——安居工程”民生品牌,帮助计生贫困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实现安居梦。截至目前,全县实现安居工程乡镇全覆盖,共帮扶35户计生特困户,每户援助6万元。今年8月,全省计生协会“生育关怀——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在长汀召开,长汀诸多做法得到点赞。 “三见三知”筛选 精准选好救助对象 “生育关怀——安居工程”是助推精准脱贫、维护社会安定稳定,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的一项重要抓手。项目不是简单地给帮扶对象建一栋房子,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撑起一个家庭。 而精准识别,选准选好救助对象则是实施好“安居工程”的基础。 除了制定严格的精选程序,规范审核申报程序,长汀还实施“三见面三了解”法,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确保救助最需要的人。 精准识别,首先是实地入户调查,见对象本人,了解其家庭状况。红山乡赤土村受助户刘冬秀,是红山乡唯一的两代纯女户家庭。刘冬秀的大女儿在龙岩卫校读书,小女儿肢体残疾,丈夫身患肝癌,家庭十分贫困。去年1月,调查人员冒着雨雪,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刘冬秀家,亲眼看到一间破房里二级眼残的老奶奶与肢体一级残疾的孙女依偎在一个火笼前取暖,家徒四壁。见此情景的调查人员,将刘冬秀家列为安居工程的帮助对象。 第二“见”,见的是帮扶对象的居所,了解其实际居住条件。三洲镇三洲村二女户戴腊里头一家因为安居工程,躲过了一劫。原来,戴腊里头的妻子因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两个女儿仍在上学,一家人仅靠他帮人看守果园赚点小钱艰难度日。调查人员实地调查,了解到他们一家四口人挤在一个30多平方米的果寮里,便将其列为安居工程救助户。一家人搬入新居的第五天,一场大雨就把果寮冲了个大窟窿,全家人躲过了一劫。 第三“见”,是调查人员实地走访新房地址,了解新地有无纠纷,房屋能否建成、按时入住,以确保新房顺利建设。 施行“一户一策” 精准帮扶称心满意 在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长汀县做好精准服务,跟踪管理,实行一户一策,真正让受助户称心满意。 大同镇翠峰村双胞胎兄弟王福寿、王福许两家都是二女户,也是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两户人家同挤在一个破烤房内,被列为2016年第二批安居工程救助对象。根据规划,二人新房的地址位于城区规划区,申报需要一段时间,大同镇将其作为亲民为民、干群心连心的示范点,特事特办,镇村干部不但帮助协调选址,还主动联系村建、国土等部门办好建房手续。今年春节前,两栋各占地70平方米的房子顺利建成。王福寿激动地说:“政府不仅给我钱建房,干部还为我跑腿办手续,服务真是贴心。” 这是长汀县在安居工程过程中实施一户一策服务的一个侧影,长汀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做好跟踪管理服务,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问题,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针对性地解决什么问题。 长汀还将“生育关怀——安居工程”纳入干部包村、包户责任,强化跟踪管理,上门监督指导,做到定挂钩责任人,突出落实主体责任;定督促重点,突出进度,按时搬迁;定季度跟踪,突出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三定三突出”。 “三有三送”服务 让受助户安居乐业 建房有时限,服务无止境。长汀县不仅为受助户解决建房问题,而且为他们做好生产生活后续服务,通过动员各方面力量,建立以生活、就业、入学三方面帮助的“三有三再送”常态化服务制度,真正让受助户实现安居又乐业。 有安稳住所,再送生活保障。童坊镇赖屋村二女贫困户曾小琴,上有年近八十的父母亲,下有两个小女儿。2014年3月,曾小琴在湖南娄底一家机砖厂打工时,因工受伤导致颈部以下瘫痪,全家收入只靠丈夫一人支撑,六口人住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建造的两间土坯房。在省计生协会全体职工的捐资及政策补助下,今年,一座建筑面积230平方米的新房顺利建成,一家人住上了小“洋楼”,长汀县残联还送上节能灶、热水器等生活用具,三年多没下过床的曾小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古城镇青山村受助户刘金娣2016年8月在安居工程救助下建起新房,女儿又考上福建医科大学,当母女俩为学费一筹莫展时,计生协会为其申请到省“生育关怀——金秋助学”补助,每年可领5000元资助金,直至大学毕业,圆了孩子的大学梦。 安居工程不仅帮助受助户建新房,还支持帮扶资金,落实发展项目,帮助救助对象脱贫致富。童坊镇红明村二女户刘仙长住上安居房后,在县计生协会3万元幸福工程资金帮扶下,养殖竹鼠300多只,年收入5万多元,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32户受助户,其中有7户享受计生小额贴息贷款、6户享受幸福工程帮扶、3户享受金秋助学,这些帮扶措施让他们奔上了小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