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丰大山周边的永定湖坑南溪土楼沟 毛泽东同志住到竹寮里后,风趣地称其为“饶丰书房”。 金丰大山一角 永定区岐岭乡以产业带扶贫、扩就业、促增收。 红色名片 金丰会议 东南网10月11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亚新 通讯员 刘永良 文/图)1945年6月中旬,中共闽粤赣边委在永定金丰大山召开了闽西南党的领导干部会议,即金丰会议。这是抗战胜利前夕闽西南党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朱曼平、魏金水和罗炳钦等10余人。 会议明确提出了巩固闽西南,向闽南发展和创造梅蕉杭武新阵地的行动方针,同时对闽西南党组织和王涛支队今后的斗争任务作了具体部署。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西南特委和军事委员会,由魏金水任书记兼军委会主席。会后,王涛支队进行了整编。支队部改为司令部,原支队长、副支队长改成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并新任命原教导队队长郑金旺为参谋长;将各班扩编为3个大队,共260人。 金丰会议后,闽西各级党组织认真传达了金丰会议精神并研究贯彻中共闽粤赣边委对闽西工作的具体部署,加强武装工作队的建设。同时,在王涛支队第二大队的配合下,继续乘隙打击反共顽固势力,争取中间力量,推进民主运动,领导民众进行反暴政求生存争民主的斗争。 从“金丰暴动”到红色苏区 “金丰大山坡连坡,革命山歌箩打箩。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起万人和。”这首流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客家革命山歌,讲述的是当年发生在永定金丰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潮。日前,记者再度探访这座在当地享有盛誉的红色故地。 金丰大山位于龙岩市永定区东南部,范围包括永定区岐岭、下洋、陈东、大溪、湖坑和高头等8个乡镇。这座绵延几十公里,面积覆盖近500平方公里的大山见证了光荣辉煌的革命历史。 据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中央苏区纵横——永定卷》一书记载,当年在这里战斗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谭震林,曾感慨万千地说:“江西有井冈山,闽西有金丰大山,这都是光荣的山啊!”长期在金丰大山坚持斗争的原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过福建省长的魏金水则称赞说:“金丰大山是闽西的小井冈山!” 据记载,1926年10月,共产党员胡永东、王奎福以汀漳龙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随北伐军回到永定,开展农民运动和建党工作。他们回到永定后,即与中共永定支部负责人阮山联系,并随后开始以当地的下洋公学为阵地,团结和发动进步师生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是年年底,中共金丰支部在下洋公学成立,胡永东任支部书记。这也是永定境内建立的第二个党支部。 “中共金丰支部建立之后,进一步推动了金丰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升辉介绍说,到了1927年冬,金丰支部改为金丰区委,下辖10多个支部,200多个党员。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发展迅猛。“1928年6月中旬,中共永定县委在金丰地区的陈东召开全县党员代表紧急会议,研究了举行永定暴动的计划。”吴升辉说,按照预定部署,6月29日和30日,永定湖雷与金丰地区首先举行暴动,吸引国民党驻县城部队抽调兵力前往湖雷、金丰等地。 金丰暴动队伍7月2日撤回原地。同日有四个农军战士被敌江湘部队派遣到金丰地区的援兵和坪水坑民团抓去。于是,当天下午又迅速进攻坪水坑,激战三个小时救出农军战士,烧毁民团住所13座。根据永定当地党史部门编撰的《巍巍金丰山——岐岭乡下山村人民革命史》记载,这次金丰暴动是永定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了农军队伍,扩大了影响,揭开了全县土地革命斗争的序幕。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清乡”,再加上暴动武装在金丰大山缺乏指导和训练,孤军奋战,力量悬殊,暴动武装不得不转入隐蔽斗争。最后,金丰区委决定转变斗争策略,组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据相关党史资料记载,1929年3月,红四军首度入闽。坚持在金丰大山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受到鼓舞,立即从隐蔽斗争转为公开斗争,集中行动。同年5月,红四军再次入闽,并在攻占永定湖雷后,派出第一纵队开赴陈东、岐岭等地。紧接着,金丰区的下山、蒲山等村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1927年7月,金丰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当地区苏维埃政府建立。至此,这座红色“小井冈山”开始与闽西中央苏区融为一体。 牛牯扑救险“杨主任” “毛主席在岐岭牛牯扑时,当时我在四纵,我也住在金丰大山。”1978年10月15日,在回答当时永定访问人员关于毛主席在岐岭牛牯扑的革命实践活动的提问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这样回答。 在刊载于1986年第一期《永定党史通讯》上的《访张鼎丞、谭震林谈话录》一文里,谭震林还原了更多的历史细节:“主席在金丰大山里的一个寮子里住,我也有去主席那里,是去向他汇报工作的。主席还在那里种了一棵树,什么树记不起来了。” 时光再度退回至1928年。这一年8月中下旬,毛泽东因患病,偕夫人贺子珍,秘密来到永定县牛牯扑(即如今的永定区岐岭乡下山村牛牯扑自然村),并先后在“华兴楼”和青山下竹寮“饶峰书房”居住。当时,毛泽东化名“杨子任”,当地人误认为是姓杨的“主任”,都亲切地叫他“杨主任”或“杨先生”。 “9月初,国民党加紧实施‘剿共’阴谋,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党史专家、福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赖晨介绍说,正是在此时,闽西红军第七军第56团受命离开永定,为了确保毛泽东的安全,中共岐岭乡党支部书记陈兆祥动员群众参加赤卫队,加紧军训。 与此同时,毛泽东的身份也遭到了对革命怀恨在心的岐岭乡地方土豪告发。当月17日,永定地方民团配合国民党大埔县保安团600多人,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向牛牯扑村扑来。粟裕和陈兆祥紧急商议后,决定转移。 转移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护送毛主席的故事。赖晨在发表于《福建党史月刊》上的《谁是毛泽东的救命恩人24年后国庆又为何拒绝赴京?》一文中,这样记录下了这个饶有趣味的故事。 据其记载,彼时,陈兆祥派出忠实而健壮的陈添裕等4名赤卫队队员,火速护送毛泽东转移。从毛泽东住所到目的地有10华里崎岖陡峭的山路。当时贺子珍已有5个月身孕,行动不便,更经不住急促奔跑。在一时找不到运输工具的情况下,陈添裕立即叫两名赤卫队员架着贺子珍边走边跑,自己则背起当时身体较为虚弱的毛泽东便猛跑起来。 为了避免与敌人相遇,陈添裕从后山小路走,虽然他年轻力壮,但背着魁梧的毛泽东,不久便也累得直喘粗气。跑着跑着,陈添裕的鞋子掉了。赤脚踩在山石和荆棘上的陈添裕顾不上去捡,只是拼命地往前跑。就这样,他背着毛泽东最终到达安全地点雨顶坪村。 1929年9月20日,红四军攻占上杭城后,朱德便同红四军指战员一起联名写信请毛泽东回红四军复职,重新主持前委工作。于是,在牛牯扑养病20余天后的毛泽东,由卢肇西、卢其中等人率领的赤卫队武装护送,离开金丰大山,到达上杭县城,回到红四军。 “24年后的1953年国庆节前夕,毛主席在北京专电邀请陈添裕赴京观礼。”永定区党史研究室主任赖立钦告诉记者,接到毛泽东请柬时,陈添裕的老婆正准备生孩子。中年得子的他,请堂弟陈奎裕代他上北京观礼。如今赴京观礼的邀请函收藏于永定区博物馆内。 毛泽东一见陈奎裕,大笑道:“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原来,陈添裕个子较高,和毛泽东相似。而陈奎裕个子较矮,勉强背起毛泽东时,毛泽东的脚还没法离地。毛泽东紧紧握着陈奎裕等代表们的手,道出埋藏多年的心声:“我在牛牯扑治病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没有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 “楼外楼”助力红色故里发展 “当年毛主席居住过的‘华兴楼’在革命战争被毁。上世纪50年代,在中央和省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在牛牯扑‘华兴楼’原址兴建了一座亭子。”永定区岐岭乡乡长江信进告诉记者,如今的这座亭为砖木结构,采用单进廊院式建筑风格,高二层,占地面积80平方米。亭内展示金丰大山革命斗争大事记和下山村革命斗争题词。 革命岁月逝去,红色文物及革命精神该如何完好地保存和传承? “我们一方面丰富革命遗址内涵,进一步加强牛牯扑红色革命圣地的基础设施投入,丰富展厅陈列内容。”江信进介绍说,与此同时,当地以“弘扬革命传统,继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进一步深挖教育资源,聘请华侨大学、龙岩学院专业团队对牛牯扑的爱国教育基地进行整体规划,确保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岐岭乡位于永定城区东部,素有“金丰咽喉”之称。乡镇距离城区25公里,与永定境内的多个乡镇以及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此同时,这里有“世遗”客家土楼永定景区的入口。红色资源如何与土楼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了这个红色故里最为要紧的研究课题之一。 “根据现有规划,岐岭将先着力考察选取有资质的单位对牛牯扑进行修缮保护,并围绕‘整盘棋’的思路,对接土楼旅游发展‘楼外楼’。”江信进说,岐岭境内金丰大山面积10万亩,主峰天子岽海拔1296米,植被茂盛,有300亩生态茶园,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而在他看来,当地的红色旅游景点,要与周边遥相呼应,协同合作,同时借力土楼品牌优势,走好“红色土楼群”全域旅游路子。 金丰暴动的发源地之一的陈东乡,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了卢肇西、卢克、卢其中、熊奎等革命志士。1993年陈东乡从岐岭乡分出,属纯农业乡镇,各项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目前,我们争取了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对卢肇西烈士纪念馆进行维修改造,新开辟‘金丰暴动’专题展馆,打造成为全区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陈东乡党委书记谢雪林介绍说,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不断提升乡村干部精气神,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在此背景下,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传承苏区干部好作风,发扬红色文化不忘本,成了这里发展的新思路。 在曾经的下洋公学所在地的下洋镇,当地的思路则是“旅游强镇、商贸富镇、侨台名镇、生态立镇”的“小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旅游名镇、侨乡下洋”特色小城市。 据下洋镇党委书记温福英介绍,早在2014年,龙岩启动新型城镇化“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下洋等8个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被列为试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将获得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拓展试点镇管理权,强化项目支持。如今,下洋镇全力推进思贤、觉川、富川等美丽乡村建设,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实施了初溪土楼国家传统古村落项目、中川村省级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和下洋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项目等诸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