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何均琳副教授 东南网12月9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促进福建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关键在于打通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9日,在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培训班上,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何均琳副教授在报告中说道。 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211个淘宝村,其中福建28个,其中9个交易涉农产品。但我省11个国家级固定观察点和32个省级固定观察点没有一个村位列其中,在这些村里面仅有极少数的村民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福建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居全国前列,但未在全省普及。”何均琳说。 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产品多为乌龙茶、红茶、花草茶、桂圆干,这些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固定观察点村也有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户,他们主要销售农产品的为柚子、海带干、紫菜、红薯等。“但是,固定观察点村主产的农产品目前都还不太适合在网上销售,同时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何均琳说。 “现有产地市场布局不够合理,农户离市场太远,或者说是流通服务离生产太远。”何均琳介绍道,虽然阿里巴巴已与我省签订相关合作协议,但是农产地市场物流配送网点较少,导致产品无法走出“最初一公里”,这往往让农民在交易过程中吃亏。 “物流配套滞后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造成了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瓶颈。”何均琳表示,我省要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尤其要打通物流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此外,各村在选好优先发展的农产品基础上,应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引入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对于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户,应开设教育培训班,加深其对电子商务技术的了解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