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国企改革进入关键年 确保年底前完成70%以上改革主体任务

2024-05-22 09:26 作者:李心萍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陕西上线运行“秦创原”国资创新融合专区,面向社会共享省属仪器设备794台、技术需求51项……王宏志表示,国资国企要真正落实创新包容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保护科技人才。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去年6月印发。本轮国企改革进程即将过半,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

全球最大,世界首制。“中远海运绿水01”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在电动集装箱船总长、型宽、装箱数、载重吨及电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

时延更低,速率更高。河北保定长城精工自动化工厂,全国首条5G—A汽车柔性产线运转顺畅。与普通产线相比,它每年可减少订单交付损失8亿元以上。

科技创新是本轮国企改革的关键词。“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各中央企业、各地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说。

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的创新组织者——

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作为能源领域的关键设备,本台样机由国家电投集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联合重燃公司负责具体实施,集聚19个省份20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参与研制。

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建立或参与了各类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南方电网组建新型储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新型储能领域85%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陕西上线运行“秦创原”国资创新融合专区,面向社会共享省属仪器设备794台、技术需求51项……

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的技术供给者——

相较于5G,5G—A将带宽速度、连接密度、定位精度、能效全部提升10倍,有望使物联网连接数量从100亿增加到1000亿。中国电信在陕西、上海等地开展5G—A赋能矿山、钢铁行业应用场景验证;中国移动宣布今年将在超300个城市启动5G—A商用部署。

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的市场应用者——

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国有企业带头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自主创新成果,积极提供应用场景。至少有66家中央企业建立了“三首”采购绿色通道。

2023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1万亿元,已连续两年破万亿元。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1%,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下一步,国有企业要优化、重塑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整合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完善精准考核和中长周期考核激励机制。

如何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活力?王宏志表示,一方面,对基础研究、前瞻性颠覆性研究,要建立中长周期考核和差异化支持制度;另一方面,要以鲜明的导向加大对创新骨干人员的激励力度,把工资总额增量优先用于作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我们正在着力推进骨干科技人才工资总额单列、薪酬保护等措施,提升薪酬水平市场竞争力。”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介绍,目前已确定全级次子公司50个中长期激励计划,激励方案覆盖8000余人。制度激励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内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试跑,时速160公里至200公里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正式发布,CR450动车组样车将在三季度下线。

中央企业有实践,地方国企也有探索。

来到江铜研究院,副总经理陈岩正准备下车间。去年,团队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用无氧铜杆新材料实现了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团队获得了成果转化奖励。江铜集团出台实施方案,深化人才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目前多项改革指标已完成超60%。

王宏志表示,国资国企要真正落实创新包容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保护科技人才。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各国竞相角逐的新赛道、新经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在新兴产业上仍有提升空间。

本轮国企改革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腾挪空间,发展新兴产业。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发电,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商业化小微型天然气制氢反应器……中国海油积极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和发展方案。2023年,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近千亿元。

央地合作,实现强强联合。2023年底,国机集团联合河南省组建国机金刚石集团,布局超硬材料产业链,将重点发展新能源、芯片制造等领域用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关键装备。

向外合作,实现携手共赢。国投集团通过“控股直投+基金投资”,投资参股了一批独角兽企业;安徽探索国资引领的投资模式,推动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今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各中央企业、各地要全面落实好本单位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王宏志说。(记者 李心萍)

关键词:国企改革,中央企业,江铜集团,完成投资,新兴产业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