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最新研究:顶级捕食者种群衰退或影响次级捕食者遗传特征

2024-01-09 15:49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曦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指出,因一种传染性癌症导致的袋獾(一种顶级捕食者)种群衰退,可能正在影响次级捕食者物种斑尾袋鼬的演化遗传特征。


该论文介绍,顶级捕食者的种群衰退在生态学上具有级联效应,其中一个影响是减少竞争,并使生态系统中的次级中等捕食者(也称中级捕食者)的活动增加。袋獾种群因为可传染的袋獾面部肿瘤病(DFTD,一类罕见的传染性癌症)而减少,这改变了斑尾袋鼬(一种中级捕食者)的资源利用和活动模式,但一直不清楚袋鼬的演化进程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分校Andrew Storfer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采集了跨越15代的345只袋鼬的基因组标记数据,试图寻找与DFTD流行率和地理位置差异相关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证据。他们发现,DFTD流行率相似地区的袋鼬在遗传学上比那些在DFTD流行率以及袋獾种群密度不同地区的袋鼬更接近,这或许表明存在选择性扩散或对不同环境个体的选择。

此次研究还发现了袋鼬整体上基因流动下降和种群结构增加的证据,这可能是因为竞争减少。最后,研究团队用证据表明,存在与DFTD流行率和袋獾种群密度差异相关的对肌肉发育、运动和摄食行为的基因选择。他们指出,这些性状可能参与了袋鼬和袋獾之间的竞争,从而在袋獾数量减少时受到不同的选择。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在研究中使用的“群体景观基因组学”方法,或能普遍用于进一步理解全球捕食者衰退的演化遗传结果。(完)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