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金融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24-01-15 09:21 作者: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拓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为企业发行乡村全面振兴票据设置绿色通道,支持涉农企业融资。

2023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2.22万亿元——

金融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2.22万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专家表示,去年,中国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好总量和结构、数量和价格工具,更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民营小微企业是重点之一。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拓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延期扩容,累计为140家民营企业发行的2438亿元债券提供增信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2023年共发行2637亿元。

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政策安排。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均不低于50个基点、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均不低于10%。

加大中小微外贸企业进出口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加大资源倾斜,相关方面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持续加力,满足了中小微企业外贸融资需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分析,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民营小微是重要发力点,在此背景下,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高增速,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另一重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印发文件,聚焦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等九大方面,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6.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为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为企业发行乡村全面振兴票据设置绿色通道,支持涉农企业融资。截至2023年11月末,已累计支持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6家企业发行乡村票据252期,发行金额1982.57亿元。同时,用好“三农”、小微专项金融债券,拓宽金融机构可贷资金来源。截至2023年12月末,“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累计发行1481.5亿元。

地方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局长覃刚1月11日介绍,安徽建立主要银行机构县域一对一“包保”服务结对机制,强化对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截至2023年11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0%。

温彬认为,当前“三农”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在提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还应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持续开展涉农信贷产品及模式创新,强化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融资结算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加强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辅导,开辟发债绿色通道,支持扩大科创票据发行。2023年1至11月,累计发行科创票据3600亿元,是2022年发行量的2倍。

此外,上述负责人表示,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激励引导作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23年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7.7%、22.1%和15.7%,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2万亿元,连续3年保持30%左右的较高增速。

今年以来,新的政策举措继续推出。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努力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优化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2024年将聚焦“五篇大文章”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服务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作用,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落实,持续做好乡村全面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记者 邱海峰)

关键词:实体经济,小微,金融债券,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农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